• 清朝十二铁帽子王》高文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清朝十二铁帽子王》【作者】高文文著【页数】226【出版社】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12【ISBN号】7-5680-6717-1【价格】42.00【分类】皇室-家族-史料-中国-清代【参考文献】高文文著.清朝十二铁帽子王.武汉: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12.图书目录:清朝十二铁帽子王》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介绍清代十二家世袭罔替的王爵及其承爵人生平事迹的传记。本书依照历史时间顺序,从满族兴起到清廷灭亡,分阶段记述了不同时期、不同王爷们的人生轨迹。在这里,读者既可以了解诸王的身世和业绩,也可以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中体味王爷们对清朝的忠诚。《清朝十二铁帽子王》内容试读第一章满语味的王爷-90十二铁帽子王002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清王朝的启创,离不开爱新觉罗家族的宗亲诸王。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为了表彰兄弟子侄外辟天下,内佐国政的丰功伟绩,以满族固有的称谓册封宗室子弟,所谓“太祖肇基,即以国语定爵号,其最尊者曰贝勒”,首创了具有满族特色的皇室爵位称号。在这一过程中,清皇室沿袭了太祖努尔哈赤时的旧例,因诸位“贝勒”地位尊贵,遂以此名作为皇室封爵称谓之一,也就是《清朝文献通考》中所说的:“太祖肇基,即以国语定爵号,其最尊者曰贝勒。”换句话说,努尔哈赤时期,对家族宗亲任命的满语系列的官职称号,开创了清代爵位的先河。至此,原来地位崇高且大权在握的“贝勒”,摇身一变成为皇室爵位封号之一,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亲王。2.四大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里,这个家里育有五个男孩子和三个女孩子,因为人口众多,家庭并不算富裕。十岁的时候,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腊氏去世,其父新娶的妻子对他十分刻薄。刚满十九岁,努尔哈赤就因继母的挑唆而不得不与父亲分家,由于只得到了少量财产,兄弟几人只能靠采松子、挖人参糊口。正当努尔哈赤弟兄们到处为生计奔波的时候,他们的祖父、父亲突然为明朝士兵所杀,始作俑者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更是怂恿努尔哈赤的部属反水,最后连努尔哈赤本族宗亲也加入到叛逃的行列,甚至“对神立誓,欲杀努尔哈赤以归之”。面对父祖的惨死、敌人的威胁、族人的背叛、亲人的暗算,果敢坚强的努尔哈赤带领众多兄弟子侄自强不息,走第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业”之路。从不为外人所道的小人物,最终成为声章势显赫的皇室一族。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任用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理、味的扈尔汉、安费扬古为五位议政大臣,共同商讨军政事务。可见,在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因为亲族的背叛,其所依靠的主要是几个外姓固楚(伙伴、朋友)共同战斗起家。随着本家兄弟子侄的逐渐长大、发展成熟,0050。清努尔哈赤创业的核心力量,逐步转移到近亲族人身上。他团结家族成十员,将本家子弟通过参政议政的形式牢固地捆绑在一起,以血缘关系来铁子王维持后金政权的稳定。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事件就是四大贝勒的出现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后金的宗室贝勒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普通贝勒,主要是普通006的皇室宗亲。努尔哈赤称汗后,为了提高宗亲贵族征战沙场的积极性,大力提高本族子弟的地位,其子侄大都称为“贝勒”,领有众多的牛录、阿哈(奴才)等,权力相对较大。在普通“贝勒”之上,又设有和硕贝勒,也就是旗主贝勒,负责本旗内所有事务的管理,是本旗其他贝勒的主人。普通贝勒皆听从和依附于和硕贝勒。和硕贝勒之外,又有四大贝勒。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建国称汗,遂封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为和硕贝勒,按照长幼顺序,其国人一般称代善为大贝勒,阿敏为二贝勒,莽古尔泰为三贝勒,皇太极为四贝勒。此四人不仅仅是一般的和硕贝勒,掌管所辖旗下诸事,更可以直接参与朝政的讨论和军国大事的决策,地位要远高于其他和硕贝勒。天命四年(1619),为庆祝萨尔浒大捷,努尔哈赤设宴庆贺:“五月初五日,辰时,汗登衙门就座。衙门两侧设凉棚八处,八旗诸贝勒、大臣等分坐八处。大贝勒、阿敏贝勒、莽古尔泰贝勒、四贝勒及朝鲜二大员等六人,赐矮桌以坐。具盛筵宴之。此前,诸贝勒进宴不坐桌,皆席地而坐也。”这里明确地显示出四大贝勒与其他和硕贝勒以及普通贝勒的不同:四大贝勒属后金政治体制的高层人员,位置并坐于汗桌之前:其余和硕贝勒则分坐于八处凉棚;普通贝勒就只能席地而坐[1]佚名,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8-89页。···试读结束···...

    2022-05-03 铁帽子王十二位 十二个铁帽子王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